- 陳君;崔新林;
通過光束來實現對物體的吸引一直是人們的夢想。近年來,對牽引光束的研究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而光吸引的理論證實則使得這種研究興趣達到高峰。通過設計并調節牽引光束以及被操控微粒的參數,可以實現通過光力對微粒的逆光吸引。目前,人們提出了多種牽引光束,并在實驗中得到了證實。隨著進一步研究,牽引光束將為基礎和應用研究提供更多的機會,走出實驗室,最終走向消費市場。
2014年04期 v.37;No.146 475-47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64K] [下載次數:18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59 ] - 計青山;張存喜;王瑞;
研究了二維正方形各向異性光晶格中次近鄰躍遷所引發的冷費米子氣體的拓撲量子相變。詳細討論了系統能隙為零的條件和以TKNN數為標志的各類量子拓撲相。當次近鄰之間的躍遷強度t′小于某一個臨界值tc′時,體系中只存在非阿貝爾相,當t′>tc′時,系統中將產生阿貝爾相。對一個具有開邊界的二維體系,文章研究了其在不同量子相下的能譜結構,并對Majorana零模及其與TKNN數之間的關系做了相應的討論。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當對光晶格采取一種周期性的晃動時,次近鄰之間的躍遷強度可以在一個很大的范圍內變化,這使得我們的模型及結論有望在實驗中得到實現和驗證。
2014年04期 v.37;No.146 480-48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43K] [下載次數:5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1 ] - 薛銳;李衛東;
一維周期量子阱中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可以用非線性薛定諤方程即定態Gross-Pitaevskii方程來描述,對于這個方程可以得到一組精確非線性布洛赫解,利用這組精確解文章對一維周期量子阱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特性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如有效質量、壓縮率、聲速等物理量,同時還研究了凝聚體在一維周期量子阱中的集體激發和量子損耗,并得到了這些物理量隨勢阱深度和非線性相互作用的變化關系。
2014年04期 v.37;No.146 486-49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21K] [下載次數:6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8 ] - 鄭公平;楊玲玲;簡文天;
在平均場近似下,一些量子多體系統的基態是簡并的。當考慮了量子漲落時,平均場能量修正將會解除這一偶然簡并。文章研究了弱磁場下自旋為二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循環態。通過計算二階量子漲落對平均場能量的修正,找到了系統真正的循環態基態。
2014年04期 v.37;No.146 492-49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51K] [下載次數:3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1 ] - 張杰;呼艷生;王新彥;
介紹粒子數表象和角動量表象在解決F=1的旋量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基態量子特性問題中的綜合應用。把表象變化推廣到由兩種代表性的原子87 Rb和23 Na組成的旋量BEC混合物系統中(簡稱自旋1+1系統),并用嚴格對角化數值方法研究受外磁場影響的情況。發現在研究反鐵磁23 Na原子形成的自旋單態的特性時,如果在其中參雜大量的鐵磁性原子(87 Rb),則會有更新的研究價值。鐵磁原子的集體行為相當于提供了一個穩定均勻背景,有效地延緩和阻止了23 Na原子中粒子數分布和量子漲落隨磁場的快速突變,為實驗上觀察到"破碎凝聚態(fragmented state)"提供了可能。
2014年04期 v.37;No.146 497-50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44K] [下載次數:8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5 ] - 劉吉利;
玻色-哈伯德模型是建立在硬殼相互作用基礎上的模型,被廣泛應用在強關聯的玻色系統中,非常適合用來研究囚禁在勢阱中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本征態和動力學性質,是一個很重要的模型。文章利用等效勢的方法發現了玻色-哈伯德模型的一個重要的亞穩態,并且研究了該亞穩態的經典-量子相變的階和臨界的溫度。
2014年04期 v.37;No.146 504-50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97K] [下載次數:10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7 ] - 李江丹;
文章研究了Dicke模型中的經典混沌和勢能拓撲性質之間的關系。Dicke系統在耦合強度低于臨界值時是穩定的;當耦合強度大于臨界值時系統是不穩定的,會出現混沌。同時發現系統的平衡點在大于臨界耦合強度時變為兩個,系統等勢線族的拓撲性質也發生了突變。系統勢能拓撲性質的變化會誘發混沌。
2014年04期 v.37;No.146 509-51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74K] [下載次數:4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08 ] - 溫新建;楊麗;
極端條件下的動力學特征是當前量子場論研究的熱點課題。針對強磁場下量子電動力學相互作用的特點進行討論。主要概述了強磁場下真空極化效應對靜電庫侖作用的影響以及相互作用勢各向異性的特點。真空極化效應來自費米子單圈圖對光子有效傳播子的貢獻,我們通過計算坐標空間的勢函數來討論真空極化效應對庫侖作用的修正。
2014年04期 v.37;No.146 514-51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15K] [下載次數:6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67 ] - 張云波;王紅梅;
借用密度泛函方法并結合局域密度近似和Bethe ansatz精確解結果,研究了玻色費米混合物及旋量玻色氣體在束縛于一維簡諧外勢下時各分量的混合與相分離。結果表明,玻色費米混合物會隨著玻色-玻色、玻色-費米原子間排斥相互作用的增強,出現費米子被排斥在勢阱中心之外的玻色費米部分相分離現象,當排斥相互作用趨于無限強時,玻色費米混合物的基態能量和總密度與所有原子都費米化的情況相一致;自旋-1玻色氣體在密度-密度排斥和反鐵磁自旋交換相互作用下會出現配對玻色子和極化玻色子相分離的現象,在強作用下,各自的密度分布曲線分別趨近于玻色-玻色對的TG氣體和標量玻色TG氣體,而中心密度隨相互作用強度的變化呈非單調性。
2014年04期 v.37;No.146 519-52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89K] [下載次數:64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4 ] - 李志堅;韓澤凱;
將二維粘接樹圖(Glued-Tree)等效為一維格點線,降低系統希爾伯特空間維數,研究了連續時間量子行走的散射特性,討論了粘接樹圖的代數以及粘接處的位勢對透射率的影響。結果表明,通過調節粘接格點處的位能,量子行走的透射率隨著入射動量和樹圖代數的變化可以表現出衰減和振蕩行為。當粘接格點處的位能與其他格點位能相差不大時,會表現出共振特性,量子行走完全通過粘接樹圖。這種共振現象有的是與振蕩行波有關,也有的與衰減區域的局域束縛態有關。隨著粘接格點處的位能與其他格點位能相差增大,這種共振行為漸漸消失,最后量子行走的透射率會趨向于零。
2014年04期 v.37;No.146 526-53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58K] [下載次數:6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5 ] - 王保田;鄭晶晶;張世杰;
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系統地研究了鈾鋯合金(γ-UZr和δ-UZr2)的晶體結構、電子結構及化學鍵性質。鑒于U-5f電子的強關聯性,使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LDA+U(U=4eV)方法對比研究了鈾鋯合金的基態性質。盡管這兩種方法計算所得的晶格常數均略小于實驗值,但總體上與實驗還是符合的很好。與純LDA相比,加U=4eV的計算結果顯示5f電子的庫侖排斥作用對合金體系電子態密度分布的影響極小。因此可忽略U-5f的庫侖排斥作用。兩種構型合金體系的總態密度分布表明它們在費米能級附近的電子占據主要是U-5f和Zr-4d,并有明顯的雜化。在γ-UZr和δ-UZr2中,U—Zr鍵間均顯示微弱的共價性,其中U—Zr2共價性最強(0.048e/au3),U—Zr次之(0.040e/au3),U—Zr1最弱(0.032e/au3),而δ-UZr2中的Zr1離子性最強。
2014年04期 v.37;No.146 533-53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77K] [下載次數:16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91 ] - 于慧;
為了獲取簡單易控的相位可變延遲器,實現不同波長入射光偏振態的可控調制,利用偏光干涉法獲得了可見光波段液晶相位可變延遲器(LCVR)在π/2、π和2π相位延遲下驅動電壓與入射光波長的關系特征曲線,測量結果具有很好的重復性。結果表明,LCVR所需的驅動電壓隨入射光波長按e指數規律遞減,并擬合得到它們的函數關系式。該實驗結果對于LCVR偏振控制系統的檢測、設計、制作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14年04期 v.37;No.146 539-54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67K] [下載次數:124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88 ] - 王海鵬;楊玉雙;蔣興家;楊建麗;聶一行;
利用多能量同步輻射CT與數據約束模型(DCM)對煤直接液化殘渣樣品物理結構進行了可視化表征。對殘渣樣品組分X射線吸收特性進行了分析。分別在14keV、16keV、20keV的X射線能量下獲得三組殘渣樣品的CT實驗數據并進行了重構。研究發現,基于DCM方法可區分殘渣樣品CT圖像中未轉化的煤基質與重油及瀝青類物質,而重油與瀝青類物質不可相互區分。DCM計算結果表明殘渣中未轉化的煤基質與重油及瀝青類物質交錯分布,黃鐵礦呈聚集狀態分布,樣品中部分區域可見彌散分布的含鐵催化劑顆粒。
2014年04期 v.37;No.146 545-5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87K] [下載次數:12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5 ] |[閱讀次數:95 ] - 司瑞芳;
概述了與粒子和核物理相關的實驗和理論進展,重點介紹了以局域熱平衡假設為前提的多源熱模型,整理了其分析數據所用的主要公式。發現多源熱模型是一個用較少的調節參數模擬末態產物多個觀測量在不同能區的實驗數據,并用較少公式同時描寫多個物理量的實驗數據的熱統計模型,且從調節參數可得到碰撞系統的集體運動和散射源結構等有益的信息。
2014年04期 v.37;No.146 553-56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51K] [下載次數:4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79 ]
- 汪蓉;李壽山;李生;周國棟;
篇章分析是自然語言處理中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連接詞的識別作為篇章分析中的一個基本任務,對后續的篇章分析起到關鍵作用。針對連接詞識別方法中的高維度特征空間問題,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的連接詞識別方法。具體來講,引用多種特征提取方法(IG、MI、DF、CHI、WLLR)對連接詞識別中所用的所有特征進行打分排序,提取排在前面的一定數量的特征用于分類。實驗結果表明特征提取方法能夠有效降低特征維度,在僅僅使用50%的特征的情況下能夠獲得類似甚至更佳的識別性能。
2014年04期 v.37;No.146 564-56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75K] [下載次數:9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1 ] - 李澤魁;趙妍妍;秦兵;劉挺;
情感傾向性分析是情感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按照情感傾向對文本進行分類的任務。微博與傳統的評論文本相比更加口語化與符號化,因此對微博進行情感傾向性分析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跈C器學習的方法是情感傾向性分析最經典的算法,核心是要進行特征的分析和選擇,例如詞袋特征等。然而,由于中文語言的獨特性,前人很多有效的特征都是語言相關的,將其直接用于中文微博效果不佳。在中文微博語料上,還沒有學者進行細致的特征工程建設?;诖?文章綜合國內外諸多特征,并考慮到中文的獨特性,對中文微博的褒貶中傾向性判別特征工程的詞、詞組、數值和句法特征分別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詞典規則的情感評分的新特征。最后經過大量實驗與分析,得出了可靠的特征組合。實驗結果表明,此方法能夠明顯提高情感傾向性分析的結果。
2014年04期 v.37;No.146 570-57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70K] [下載次數:72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6 ] |[閱讀次數:81 ] - 孫曉;葉嘉麒;龍潤田;任福繼;
隨著社交網絡影響的不斷增加,微博作為人類社會交流、發布觀點信息的重要載體,其所包含的情感狀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文章通過對微博文本及其包含的情感詞匯的分析研究,引入神經網絡語言模型和語義向量,結合心理學、情感計算領域相關知識,采用心理學PAD連續維度情感描述模型作為文本情感分析量化的基礎,對微博文本所蘊含的情感狀態進行分析研究,以獲得更加精確的情感分析結果,達到情感分析的目的。同時實現了從個性角度的微博文本情感的可計算性。實驗表明,所述方法能較好地提高微博文本情感分析的準確性和精確度,在不同主題不同情感特征中均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
2014年04期 v.37;No.146 580-58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97K] [下載次數:86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6 ] |[閱讀次數:85 ] - 趙虹杰;劉華麗;任巨偉;林鴻飛;
門戶網站、博客和論壇中的新聞性文章很多具有傾向性,傾向性判別對了解社會動態和輿情狀況有重要作用。在主題相關性的基礎上,主要考慮了三類屬性:位置屬性、情感屬性、特征詞屬性,提出了一種針對篇章級的情感關鍵句抽取方法,并通過集成學習判別情感關鍵句的極性。實驗結果顯示本文方法能夠有效地挖掘出情感關鍵句并能對情感關鍵句進行較準確的極性判別,實現了情感關鍵句,抽取和極性判別的自動化,且具有較好的效果。
2014年04期 v.37;No.146 588-59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64K] [下載次數:19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8 ] |[閱讀次數:69 ] - 唐曉麗;白宇;張桂平;蔡東風;
借鑒主題模型的思想,利用word2vec訓練數據的高效性以及詞聚類結果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種基于word2vec的文本建模方法。該方法以word2vec算法得到的詞聚類結果為基礎,統計文本在詞聚類類別上的概率分布,獲得文本在類別空間上的特征向量,完成文本建模。將其與兩種經典的文本建模方法 VSM和LDA進行比較,實驗結果顯示在聚類效果上F值分別提高6.01%、1.01%,在算法效率上有明顯的提高。
2014年04期 v.37;No.146 595-60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46K] [下載次數:52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4 ] |[閱讀次數:97 ]
- 范英芳;張桂蓉;呂海港;李思殿;白慧;
利用量子化學密度泛函理論(DFT)研究了B19H0/-2的結構和性質。利用不同雜化泛函包括PBE0、TPSSh、B3LYP和X3LYP在6-311+G(d,p)基組水平上,對富硼硼氫團簇B19H0/-2進行了構型優化,得到一系列能量較低的構型,確定了B19H0/-2的最穩定結構均為平面Cs對稱構型而不是長條狀的平面雙鏈帶狀結構。雖然它們與B0/-19的全局極小結構明顯不同,但是可以由B0/-19相應的次穩定結構加氫生成。通過氫化熱ΔE和吉布斯自由能ΔG的計算表明,氫化反應B0/-19→B19H0/-→B19H0/-2為放熱反應,且B19H0/-2在熱力學上均可穩定存在。另外,CsB19H-2(1)的ΔEGap為3.10eV,接近于C2vB-19(b)的3.13eV,預期極有可能被實驗觀察到。正則分子軌道(CMO)分析表明,最穩定結構CsB19H-2的離域π軌道與[10]環輪烯D10hC10H10和C2vB-19(b)的離域π軌道存在著對應關系,但CsB19H-2不具有芳香性。本文中在PBE0/6-311+G(d,p)水平下計算了陰離子B19H-2的垂直剝離能(VDE)和絕熱剝離能(ADE),模擬了B19H-2的光電子能譜圖(PES),以便于實驗進行觀測。
2014年04期 v.37;No.146 601-60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87K] [下載次數:9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89 ] - 張晨陽;劉嬌;段青青;王建茹;趙巖;裴雁曦;王宏飛;
硝普鈉(SNP,Na2[Fe(CN)5NO]2H2O)作為一種血管擴張劑和一氧化氮(NO)的釋放劑,已經應用于臨床。在本研究中,通過電子順磁共振譜(EPR)證實了光誘導SNP的NO釋放;利用NO自由基捕捉技術測定得到了NO自由基的特征信號,其g-因子g=2.039。優化了利用NO選擇性電極測量的條件,利用不同波長的光激發,可以調控SNP溶液中NO的釋放量。光照射條件下SNP對pBR322DNA發生明顯的缺刻型剪切。本研究為SNP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依據。
2014年04期 v.37;No.146 609-61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46K] [下載次數:11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3 ] |[閱讀次數:107 ] - 王同青;胡寧;崔杏雨;段煉;謝鮮梅;
以交聯殼聚糖和Al13高聚體共同改性所制得的交聯殼聚糖/聚羥基鋁改性蒙脫土為吸附劑,采用吸附競爭系數描述其在水溶液中對Cu2+、Pb2+的競爭吸附。結果表明,Cu2+、Pb2+存在于水溶液中被吸附時表現為拮抗效應,且此效應顯著程度隨pH升高而減弱;改性蒙脫土對兩種金屬離子的吸附選擇性順序為:Cu2+>Pb2+。某種金屬的吸附量在另一種金屬初始濃度增加時基本不變,低濃度條件下,吸附競爭系數受濃度影響較大;離子強度增大促進改性蒙脫土對Cu2+、Pb2+的吸附;Cu2+、Pb2+的競爭吸附行為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
2014年04期 v.37;No.146 614-61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06K] [下載次數:24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3 ] - 周小鋒;蔡國強;
研究了一種以2,4-二氯-5-甲氧基嘧啶為起始原料,經選擇性脫氯、Suzuki偶聯及脫甲基三步反應合成有機醫藥中間體2-對氟苯基-5-羥基嘧啶的工藝,總收率達60%。分析探討了反應機理和影響因素,產品結構經1 H NMR表征確認。
2014年04期 v.37;No.146 620-62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61K] [下載次數:9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75 ]
- 宋麗麗;任璐;張婷婷;馬恩波;鄭耀武;任連生;張建珍;
GADD45β(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GADD)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以及凋亡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首先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qPCR)檢測到32μg/mL巴西蘇木素處理人類移行膀胱癌T24細胞6h后,GADD45β的mRNA水平顯著上調2.7倍。為了研究GADD45β在巴西蘇木素致死T24細胞中的作用,從T24細胞的cDNA中擴增獲得GADD45β基因全長讀碼框,并將其克隆到真核表達載體pcDNA3.1上,構成重組載體pcDNA3.1-GADD45β。將該真核表達載體轉染T24細胞,發現GADD45β在mRNA水平的表達顯著上調,表明真核表達載體成功轉入T24細胞;觀察GADD45β過表達后對腫瘤細胞的影響,發現細胞變圓,貼壁性變差,活性顯著降低85%。本研究表明GADD45β在T24細胞中的過表達能有效地抑制細胞生長,對細胞有較強的致死作用。
2014年04期 v.37;No.146 625-62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34K] [下載次數:7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79 ] - 王凱;馮佳;蔡瑾;謝樹蓮;
為了揭示美人蕉和蘆葦對苯酚脅迫的抗性機理,尋找其對苯酚的耐受濃度范圍,為含苯酚水體的植物修復及植物景觀營造篩選植物材料,試驗比較分析了兩種植物在0~20mg/L濃度范圍的苯酚脅迫下生長狀況的差異、細胞傷害的程度、保護酶的響應、滲透調節物質含量的增減以及根系活力和葉綠素的變化。結果顯示,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美人蕉和蘆葦可以有效地通過體內的保護酶系統和滲透調節機制避免苯酚脅迫帶來的傷害,保持正常生長。美人蕉和蘆葦對苯酚的耐受濃度分別為≤20mg/L和≤5mg/L,可以作為植物修復材料應用于含苯酚水體的凈化和美化。
2014年04期 v.37;No.146 630-6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65K] [下載次數:11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4 ] |[閱讀次數:83 ] - 賈雅瓊;洪璇;姚鵬;趙春貴;楊素萍;
采用吸收光譜法、薄層層析法(TLC)和圖像灰度分析法,系統研究了光照厭氧條件下甘氨酸(Gly)、亞硝氮(NO-2-N)和二苯胺(DPA)對海洋著色菌(Marichromatiumsp.)283-1生長和光合色素合成的影響。結果表明:0~15mmol/L Gly對菌體生長無明顯影響,低于7mmol/L時,隨Gly濃度升高,菌體積累的類胡蘿卜素(Car)和細菌葉綠素(BChl)含量以及Car途徑中末端產物奧氏酮(Okenone)相對含量升高,高于7mmol/L時色素變化規律相反。低濃度(7mmol/L)NO-2-N對菌體生長、Car和BChl的合成都有促進作用,高濃度明顯抑制菌體生長、Car和BChl的合成,但Okenone相對含量則隨NO-2-N濃度升高而呈上升趨勢。DPA降低了菌體生長速率、最終生物量、Car和BChl合成量以及Okenone相對含量,而BChl相對含量則逐漸升高,與對照相比,菌體還積累了另外2種Car組分,且隨DPA濃度的升高其相對含量也逐漸增加。由此可見,Gly、NO-2-N和DPA明顯影響283-1菌株光合色素的合成,DPA能使菌體積累更多的Car組分。
2014年04期 v.37;No.146 637-64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64K] [下載次數:7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98 ] - 黃立群;李曙芳;岳娟;李煒賓;李幼忱;安全;
采用戊巴比妥鈉協助降溫使雄性BALB/c小鼠維持亞低溫(30~33℃)4h并自然復溫后,對照組及亞低溫組(亞低溫后2h、24h、72h三個時間點)分別取血并檢測血凝、生化、血液細胞學和電解質指標。結果表明部分肝功能指標在2h出現一過性改變,AST和ALT高于對照(P<0.01),TP和ALB低于對照(P<0.05),僅ALP始終低于對照組(P<0.01或P<0.05);腎功能指標BUN、Cr、UA亞低溫后高于對照組(P<0.01或P<0.05);紅細胞指標RBC、HGB、HCT%、MCHC上升(P<0.01或P<0.05);Na+、pH、Ca2+升高(P<0.01),對凝血功能無明顯影響。因此在使用戊巴比妥鈉協助降溫致亞低溫時應注意對腎功能指標及紅細胞指標的影響。
2014年04期 v.37;No.146 643-64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4K] [下載次數:6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1 ] - 郭琳;桑楠;
為了探討可吸入顆粒物(PM10)對神經功能損傷的突觸機制,研究通過建立大鼠氣管注入染毒模型,考察了不同濃度PM10暴露對突觸素(SYP)、突觸后致密物(PSD-95)、NMDA受體2B亞型(NR2B)、磷酸化胞外信號調節激酶(p-ERK)和環磷腺苷效應元件結合蛋白(p-Creb)表達水平的影響,并對突觸超微結構進行觀察。結果表明,PM10暴露增加SYP、PSD-95和NR2B的表達,上調p-ERK和p-Creb的表達水平,并呈現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大鼠海馬區突觸超微結構的變化與上述結果相吻合,這意味著PM10暴露可能通過改變突觸可塑性引起神經功能損傷。
2014年04期 v.37;No.146 648-6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62K] [下載次數:18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3 ] |[閱讀次數:85 ]